当前位置:管理咨询>组织设计>“4+3+3”组织经验萃取术

“4+3+3”组织经验萃取术

发布时间:2021-11-16 发布者:中人网 来源:中人网 浏览:339 次
企业管理杂志 

讲课虽然是学员受益,但对讲师自身来说更是一种提升。

文/柳启星

关键词:组织经验  萃取技术  课程开发  内训师

随着“后浪”等新生力量的逐步壮大,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影响,职场新人对课程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诉求。笔者先后服务于国内一线互联网公司,对个人经验萃取与内训师培养有较多的探索与经验。因此,笔者提出了“4+3+3”的组织经验萃取模型,希望能助力企业内训师的培养及组织经验沉淀。

萃取是化学范畴的一种操作方式,对于企业内部而言,组织经验萃取是帮助个体把过往的经验、经历、知识、想法和认知等,经过混合、脱水、分离等化学反应过程,最后提取出有价值的干货。

传统的课程开发技术对于VUCA时代的互联网企业稍显落后,开发周期及个性化程度均无法满足其需求。笔者探索总结出了“4+3+3”萃取模型:“4”指四有,有颜、有笑、有效、有料;“3”指三力,体力、脑力、心力;“3”指三步,需求分析、内容设计、教学创新。

四有——有颜、有笑、有效、有料

笔者曾在一次内训师分享课程中向学员提出这个问题:作为学员,你觉得一门好的课程是什么样的,请用一个或多个词语来形容。现场收集到的高频回答有如下几种:干货、简练、有趣、PPT酷炫、讲师声音好听、实用等。笔者将其总结为“四有”,即一门好的课程,需要具备“有颜、有笑、有效、有料”四个要素。

1. 以学员的视角,体验一门好课的先后顺序

第一步,先展现给学员的是视觉方面如PPT的配色、排版是否让人舒服,字体大小是否适合等,也可能是听觉方面如讲师的音色音调、表达风格等。第二步,学员会关注讲师授课风格是否有趣、现场氛围欢乐轻松还是沉闷无聊等。第三步,关注讲师传授的内容以后能否结合实际情境应用。第四步,有心的学员会把讲师的课程内容整理为思维导图,形成知识点或知识网等。

2. 以内训师的视角,筹备一门好课的先后顺序

第一步,知识梳理是否成体系;第二步,经验总结能否对学员真正有用;第三步,授课方式是否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第四步,课件制作及现场演绎的呈现优化。基于此,笔者整理了2个不同视角(如图1)。

视角1:对于学员来说,体验一门课程如同剥洋葱,往往是从外到里一层层剥开。他们首先体会课程PPT、讲师声音、课堂氛围等表层感觉,其次关注“有效”与否及内容知识体系。

视角2:对于讲师来说,课程萃取的过程往往与学员相反,是从下往上累进的过程。首先要进行知识的梳理及经验的总结,其次关注讲授内容是否具备可迁移性,学员能否学以致用。如果学员听课时聚精会神表示认同则说明课件做得不错。所以对于讲师来说注重的是学员对知识的掌握,至于好的呈现方式则是锦上添花,不是决定性因素。

因此,课程开发过程中要同时从学员视角及讲师视角出发,做到两者相互平衡。

三力——体力、脑力、心力

对于内训师而言,做好一门好课程需要花费不少精力去整理思路、收集素材、分析需求等,付出的不仅是时间还需要坚持。笔者将其总结为“三力”:体力、脑力和心力。

一是体力。在辅助内训师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偶尔会听到内训师如此表述:“最近太忙了,课件都是起早摸黑做”,笔者深有体会。工作日的白天常被各类事情占满,准备课件的时间非常有限,能利用的只有每天早晚的空闲时间。所以内训师在对时间、作息的管理上,体力挑战还是不小的。

二是脑力。课程萃取是一个构建的过程,需要对知识进行梳理总结,萃取的过程是不断促发内训师思考的过程。经历过课程萃取的讲师,一般都有这种感觉:讲课虽然是学员受益,但对讲师自身来说更是一种提升,因为讲师要时常复盘以进行反思和总结。

三是心力。作为内训师,激发内心动力最好的因素莫过于看到自己萃取的经验对学员有帮助,能为公司的人才培养和经验传递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一堂课程的用心程度是能被学员从细节中感知到的,比如毫无保留的分享、对学员体验的重视等。我们常听到一个说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是在VUCA时代,知识本来就无边界,乐于分享、怀有一颗培育之心是一名内训师基本的修养。

三步——需求分析、内容设计、教学创新

1. 需求分析

需求获取一般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式。定性研究可以由内训师进行抽样访谈,了解面授对象的诉求等。定量研究一般由培训部门协助进行,比如在年度需求收集时会获得大量用户的高频反馈,可以针对其中有价值的诉求,溯源进行深度访谈。

利用KANO需求分析模型。收集汇总需求之后要进行分析,此处推荐KANO模型(如图2),该模型是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Noriaki Kano)发明的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工具。在互联网产品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会被用来划分需求的优先级。

举例说明,微信的推出并非仅用一个版本就满足了所有用户的需求,具体迭代史如下。

基本型需求:2011年微信1.0版本有文字、图片聊天功能,接着2.0版本上线语音对话功能。这些都是基础功能。

期望型需求:2012年微信4.0版本上线“朋友圈”,后续上线“附近的人”“摇一摇”。若没这些功能用户满意度会稍稍降低,但并不影响使用。

幸福型需求:2013年微信5.0版本上线支付功能。大多数人不会因为微信没有支付功能而放弃它的聊天属性,所以哪怕不提供支付功能,满意度也不会降低。

对于课程设计也是一样,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基本需求,比如学员想要获得的是真实的案例及经验总结,如果满足不了,学员满意度会大大降低。如果内训师课程内容丰富,但是课件呈现稍微逊色,学员满意度会稍稍降低,但是影响不大,我们把这理解为是期望型需求。而幸福型需求,就是一门课程本来是分享如何逻辑思辨,却顺带启发了学员如何设计PPT,还产生了一些产品创意,这是学员即使没有得到也不会不满意的需求。

讲师一般都想在一门课程中传达很多内容,但并不是所有内容都会得到学员的认同,所以请遵循KANO模型优先满足基本型需求,再逐步满足期望型、幸福型需求。

描绘用户画像。需求分析的过程也是用户画像描绘的过程。先从海量的用户群里甄选目标用户,即受众,聚焦于他们遇到的典型情境及痛点,通过需求的收集与分析之后,可以得出广义上的用户画像,即目标用户是谁?用户一般在什么情境中使用? 在这些情境下有什么行为?他们遇到了什么难点、痛点、痒点?因此可以设定课程的收益为,解决了哪些用户在什么情境下的什么痛点。

举例说明,某内训师在筹备一门内部分享课程,对需求分析如下。

核心用户为无授课经验的准内训师;使用场景为课程筹备、实际讲授;痛点为不清楚敏捷课程开发流程与技巧;收益设定为帮助无授课经验同事,理清课程开发流程,尝试应用课程开发与演绎技巧。

2. 内容设计

先发散,梳理知识点。在确定基本需求和选题之后,内训师会调动脑细胞梳理知识体系,但是每个内训师的认知不同,知识体系搭建习惯也会因人而异。有的知识偏碎片化,而有的已形成框架体系。没形成体系也不可操之过急,比较稳妥的方式是建议内训师拿出一张白纸,将想到的任何东西都写下来,不用在意对错,然后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思维发散。久而久之不用写在白纸上就能直接在思维导图里编辑而成。内训师别急于开发课件,先发散知识点,脉络清晰后再收集素材案例等辅助内容。

后聚拢,构建“五线谱”。在确定了整体脉络之后,我们运用一个工具——“五线谱”,把大纲、内容、时间、方法及素材5条线做一个罗列。比如第一环节会讲到哪个要点的哪些内容,预计需要多长时间,用什么方法讲授,用到哪些辅助素材。至此一个课程的设计雏形就呼之欲出了。

3. 教学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讲授+问答为主,随着教学技术的改进,授课方式更加多样,也更注重学员的五感体验。笔者总结了如下几种目前较受学员喜欢的方式。

道具应用。比如内训师在分享《二次元游戏设计》课程时,邀请学员带上各自喜欢的手办一起交流分享。有的内训师会设计微信红包式样的卡牌,翻开后会看到背面的金额数,以此作为课程奖励,课程结束前统一积分。有的内训师会使用图像卡牌,邀请学员在课程正式开始前每人选取一张,后续进行课程分享。

角色扮演。通用素质类、领导力开发类的课程中,角色扮演练习的方式尤其受学员喜欢。比如上下级的绩效面谈辅导、招聘面试提问识别等。一般由内训师设置或由学员提供情境进行现场角色模拟,其他学员记录要点并反馈。

场域营造。结合课程需要,有的课程放弃了传统的桌椅,改用绵软的坐垫,通过围坐的方式展开更开放的交流;有的不用桌子,只将椅子呈U型摆放,中间位留给引导人,使区域更加开放;有的会设置流转看板,让不同职能的学员走动起来,便于讨论。此种方式多用于小型工作坊,在未来的教学应用中将获得更多的喜爱。

版权所有:内蒙古三丰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 易讯网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