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管理咨询>企业文化>后汉三国时期,曹操真的会骂诸葛亮为“诸葛村夫”吗?

后汉三国时期,曹操真的会骂诸葛亮为“诸葛村夫”吗?

发布时间:2022-11-21 发布者:中天华傅 来源:中天华傅 浏览:203 次

我们在听袁阔成先生的《三国演义》时知道,曹操与诸葛亮是一对死对头,演义前半部书中的曹刘对抗实际上是曹操和诸葛亮的对抗,而且在这种对抗中吃亏的总会是曹操。

比如刘备败走新野城时,诸葛亮不但留给了曹操一座空城,还用计火烧了新野、火烧了博望,让挟官渡之战大胜余威的曹操着实吃了不少苦头,因此曹操在这时就大骂诸葛亮为“诸葛村夫”。还有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在败走时有三次大笑,每一次都嘲笑一下“诸葛村夫、周瑜小儿不会用兵”。

那么在《三国演义》中反复出现的桥段,就是曹操骂诸葛亮为“诸葛村夫”,在历史上真的会出现吗?曹操真的会讥讽诸葛亮为“没有见识的农民”吗?正史《三国志》中应该没有记载,而从我的基本分析来看,好像也不太可能。

诸葛亮祖上家世其实很显赫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骂诸葛亮为“村夫”主要是因为诸葛亮曾经在南阳卧龙岗耕读,而且在《出师表》中,诸葛亮也自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也就是说诸葛亮自己也承认自己就是农民出身。先帝刘备不认为自己地位低下而量才使用“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也就是做实了诸葛亮的出身是农民,而且曹操骂诸葛亮“村夫”并没有骂错。

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的家世却是非常显赫,并不是世代农民出身,可以说正是诸葛亮显赫的家世,才为后来诸葛亮的出世打下了基础,否则刘备也不会在徐庶和水镜先生的推荐下三顾草庐了。

首先,咱们来看看诸葛亮的祖上的情况。诸葛亮出身名门琅邪诸葛氏,他的祖上是西汉名臣诸葛丰,家中世代为官,在当时颇具影响力。诸葛亮的父亲曾任泰山郡丞,按照现在的说法是泰安市副市长,不过在诸葛亮八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诸葛亮兄弟从此跟随叔父诸葛玄一起生活。

诸葛玄与“四世三公”的袁术关系很好,因此在袁术的推荐下担任了豫章太守,按照现在的职位标准就是南昌市市长。所以说,无论从祖上、父亲、叔父,诸葛亮都可以称为名门望族。虽然说自从诸葛玄去世后也算是无依无靠、家道中落,但是从诸葛玄去世的时间到诸葛亮出山时间并不是很长,因此从出身来看,世人并不太可能把诸葛亮当做一个纯粹的农民来看待。

诸葛亮兄弟姐妹的身份更风光

其次,再来看诸葛亮亲族的情况。诸葛亮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以及两个姐姐。大哥诸葛瑾在诸葛玄带着诸葛亮投靠荆州刘表时分道扬镳,只身去投靠东吴的孙权,官至东吴大将军,弟弟诸葛诞后来投靠了曹魏,官至征东大将军。应该说,哥仨混的都不错,而且诸葛瑾在诸葛亮未出山时就已经得到了孙权的重用。

诸葛亮的两个姐姐都嫁入了荆州当地的望族。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蒯祺。蒯家在荆州是数一数二的名门,当年刘表“单骑入宜城,匹马取荆州”,依靠的就是蒯家和蔡家。诸葛亮的大姐夫蒯祺在刘表时期,担任章陵太守,封樊亭侯,那也是一市之长的级别,地位不在诸葛亮父叔之下。

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汉末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当时,荆州最著名的名士有两位,一个是庞德公,另一位就是司马徽。刘表多次拜访,希望请庞德公出山,都遭到了拒绝。诸葛亮“卧龙”的称号也是庞德公给取得。庞山民是庞德公的儿子,虽然才能并不出众,但庞家在荆州地区名望很高。也就是说,诸葛亮的二姐嫁的是当时著名的知识分子、意见领袖家庭,虽然当世没有做官,但祖上肯定是做官的,并且在当时也属于名门望族,家里的骡马成群,也算是与诸葛亮的家族门当户对。

诸葛亮的妻族更厉害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的妻子是黄月英,民间传说诸葛亮夫妻二人关系很好,但是妻子黄月英的容貌却比较丑陋,《三国演义》中的罗贯中还专门拿出文字来描述黄月英的容貌,这当然是演义小说为了迎合民间传说的一种手段,我们暂且不提。

其实诸葛亮娶黄月英为妻更有其借助妻族实现自己政治报复的一种想法。黄月英的父亲叫黄承彦,虽然没有做官,但属于当时的荆州名士。在卧龙岗时,诸葛亮与黄承彦、崔州平、徐元植都在一起谈天论地,属于玩的比较好的。

后来经诸葛亮娶了黄月英为妻,成为了黄承彦的女婿。黄承彦的妻子,也就是诸葛亮的岳母丈母娘姓蔡。蔡氏的父亲叫蔡讽,是荆州蔡氏家族的代表人物。蔡讽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嫁给了黄承彦,成为了诸葛亮的丈母娘,小女儿嫁给了刘表,成为了荆州刺史夫人,算是湖北省(当时荆州的管辖地域远远大于现在的湖北省)的党政军一把手的夫人。蔡讽的儿子叫蔡瑁,是荆州的水军大都督,荆州一切军事事务均掌握在蔡氏手中。也可以说,刘表能够取得荆州,主要就是依靠蔡家和蒯家的支持。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得很明白了,诸葛亮的岳父是当地名流,让诸葛亮有机会跟荆州当地的上层人物接触,开阔了诸葛亮的眼界。诸葛亮的姨夫(妻子的姨夫)是荆州刺史,属于省部级高官,让诸葛亮随时有机会进入政界。

那么对于从自己家世、兄弟姐妹、妻子的家世都如此的诸葛亮,即便是在卧龙岗有过几年的耕读经历,曹操怎么可能出口就骂诸葛亮为“农民”呢,因为农民毕竟代表着没见过世面嘛。虽然诸葛亮的家族关系中并没有朝官,这个家世与曹家相比可能确实差那么一点点,但是如果曹操真要就此认为诸葛亮没见过世面,那也就显得曹操太没有见识了。

曹操是依赖于寒门起家,并不会歧视农民

即便是诸葛亮真的是家世显赫,但是毕竟家道中落了,到诸葛亮重新出世之前还是做了十几年的农民。诸葛亮三岁丧母、八岁丧父,叔父诸葛玄把没有父母的三个孩子带到徐州附近生活时恰好赶上曹操讨伐陶谦,曹军在徐州附近屠戮了好几座城池。诸葛玄为避战祸南迁,被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而不久就病死了,一说被刘瑶杀害(后来刘瑶被江东孙策铲除)。

那么掐指一算,诸葛亮应该在十来岁时叔父就没了,然后与弟弟诸葛诞在隆中耕读,到27岁诸葛亮出山时,应该有十几年的时间处于种地的状态。因此曹操骂诸葛亮为“村夫”似乎也说的过去。

但是从曹操本身来说,以曹操起家的经历来看,似乎并不会用这种语言来羞辱诸葛亮,因为曹操身边的很多文臣武将,均是起自寒门,出身贫寒,如果曹操认为农民是一种羞辱的话,并且把这种话挂在自己的嘴边,肯定会伤了身边人的心,正所谓“当着和尚骂秃驴”了。

曹操的“唯才是举”与任用寒门

在官渡之前,曹操起家是依赖于谯沛武人与汝颍士族,谯沛武人就是曹操自己的亲族诸曹夏侯,而汝颍士族就是以东汉以来形成了豪门士族包括荀彧、郭嘉、孔融等。由于曹操自己出身也不高,以至于曹操之父曹嵩通过被宦官曹腾收养之后才获得了重进士族的机会。

不过这样的出身本身也不是很光彩,被当时的豪门大族所不屑,以至于袁绍屡次当众羞辱曹操。曹操本人自小也“任侠放荡,不治行业”,这一点也跟其他豪门的成长经历截然不同。

正是由于曹操与传统豪门出身的不同,随着统一大业的发展,曹操越来越觉得必须打破传统豪门把持高层的想法,才能够获得在汉末时期军阀混战的优势。于是在赤壁之战后,曹操先后发布了三次求贤令,打破汉朝以来形成的豪门大族分享权力的局面,一改此前两汉以任人唯贤的选官用官制度,开始提出任人唯才,不论出身、不论品行的用人方式。进而更多的依赖于寒门来推进全国的统一战争。

在赤壁之战时,曹操正式发布求贤令之前,曹操手下的寒门武将其实有很多已经成为支持曹操的中坚力量,比如乐进、于禁起于行伍之间,也就是都是当兵的出身,于禁更是起自于汉末黄巾起义的乱民。典韦归降于曹操时做强盗,并且典韦无字,说明典韦出身低微,连字都没有,在汉代一般的士族是不可能无字的。

至于后来从吕布手下收降的张辽以及从袁绍手下收降的张郃,同时包括李典也均为寒门子弟,家世并不显赫。

赤壁之败时,曹操不太可能当着一群寒门的面,大骂诸葛亮为“村夫”

在赤壁之战时,张辽、张郃、李典、乐进、于禁具已成为曹操手下的栋梁,甚至在逃出赤壁,一路护送曹操的恰恰就是张辽、乐进等人。而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三次大笑,大骂诸葛村夫不懂用兵,说白了就是说:诸葛亮毕竟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农民。

当着一群寒门的面,骂另外一个所谓的寒门出身低下,固有的阶级属性必然没有见识,对于曹操这种具有宏才大略的枭雄,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太合适,我想曹操的情商不会低到如此的地步吧。

在古代说人是“农民”,未必是骂人

其实在中国古代,农民这个阶层本身也并不是非常低贱,“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农民仅仅低于士族排在第二位,即便说一个人是农民,也未必是多么恶毒的骂人话,要知道过去很多人是自豪于“耕读传家”的。

之所以《三国演义》中将骂人为农民看成是贬低,其实还是受了当代人的思想荼毒,随着现代社会的建立,城市成为经济的中心,而在计划经济年代农民进城是要与城市人争夺有限的经济配给的,因此农民与城市人为争夺有限资源自然而然形成一种对立,为了防止农民进城与城市人抢夺有限的资源,自然就发展出了“农民”为骂人的一种嘲笑。

而在后汉三国时期,曹操是不太可能通过骂诸葛亮为“农民”来贬低对方,况且,诸葛亮本身也不算农民。

版权所有:内蒙古三丰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 易讯网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