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管理咨询>企业战略>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30 发布者:汉哲管理咨询 来源:汉哲管理咨询 浏览:116 次

2022年,我国经济面临超预期冲击,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面临较大挑战。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出口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投资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用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

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部署出台投资系列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投资主管部门,会同各有关部门、各地方积极做好扩大有效投资各项工作,推动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

图片

- 01 -
创新、加力、协调、激活
投资政策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2022年二季度以来,受国内疫情多发散发和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复杂等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保持投资平稳增长的难度显著增加。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沉着应对,在既定政策基础上深入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其接续政策,在投资领域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定经济大盘的重要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强统筹协调,会同各有关部门、各地方聚焦重点领域和“十四五”重大工程,扎实推动投资政策落实,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投资工作做到了宏观和微观相衔接,财税、金融和投资政策相结合,实体经济和金融服务相匹配,储蓄和投资相贯通,发展和安全相统筹,体现出一系列突出亮点。

——创新投资政策工具。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银行存款增加和信贷需求不足的情况并存。国家在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等传统投资政策工具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创新举措促进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设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措资金,用于补充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资本金,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筛选形成备选项目清单,政策性银行按市场化原则选取项目投放资金并加强配套融资支持。两批金融工具共投放7399亿元,支持了超过2700个重大项目,一大批长期想干而没有干的项目顺利启动实施。确定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截至2022年底,21家全国性银行共发放设备更新改造项目贷款1214亿元,既加快了教育卫生、文旅体育等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又带动了制造业市场需求,对扩大有效投资具有多重促进作用。

——加大政策实施力度。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分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支持项目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对投资增长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为6400亿元,较上年增加300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集中力量办国家层面大事难事急事的原则,科学合理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快下达投资计划并督促加快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开工率达近5年最高水平。2022年专项债券年初安排3.65万亿元,与2021年持平,其中用于项目建设的规模为3.45万亿元。在上半年基本完成发行任务基础上,国家决定适当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行业,盘活2019年以来结存的5000多亿元专项债限额,同时督促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2022年专项债券发行规模达4.04万亿元,截至年底项目开工率超过96%,资金实际使用规模较上年大幅增加。

——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投资工作链条长、涉及方面多,此前一定程度上存在协调配合不够的问题,制约了重大项目推进效率。国务院批准设立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19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地方也比照建立了本地区协调机制。相关成员单位联合办公,连续高效运转,加快办理项目筛选推荐、要素条件保障、资金签约投放、项目监督管理等工作。特别是加强部门间衔接配合和央地联动,出台针对性政策、开辟绿色通道、探索实施承诺制,大大提高了资金投放和项目用地、环评等手续办理效率,切实做到了“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有关部门加强对地方的督导服务,压实项目推进责任,协调解决困难问题,跑出了协调机制“加速度”。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的2700多个项目于11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设备更新改造项目等也高效推进。

——激发社会投资活力。调动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积极性,对保持投资稳定增长至关重要。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从支持民间投资参与重大项目、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民间投资融资支持等方面提出了21条具体措施,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也是社会资本十分活跃的领域。国家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的减税降费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大力支持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壮大。积极盘活数量庞大的存量资产,对于拓宽投资资金来源具有积极意义。国家发展改革委报请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有关方面通过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方式积极盘活存量资产,推动形成投资良性循环。

- 02 -
投资保持平稳增长
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在各有关部门、各地方共同努力下,投资系列政策持续发力显效。2022年全年,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疫情对许多地方项目建设造成显著影响的情况下,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成绩实属不易。同时,制造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支撑作用显著,高新技术、社会民生等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投资结构发生了许多积极变化,更加体现了高质量发展要求。

——从投资规模看,实现了稳定增长。202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57.2万亿元,增长5.1%,增速较2021年提高0.2个百分点。这是在全部投资中占比超过20%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的情况下实现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投资均实现增长,分别增长0.2%、10.3%、3%。

——从行业结构看,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增势较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4%,增速连续8个月回升。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3.6%,水利建设规模与力度前所未有;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0.1%,扭转了过去两年的负增长局面;在疫情巨大冲击下,道路、铁路运输业投资仍分别实现3.7%、1.8%的增长。制造业投资增长9.1%,对全部投资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42.6%、18.8%,投资活力强劲;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2.2%,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8.8%。此外,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0.9%,其中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27.3%、5.4%。

——从区域结构看,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长较快。中部地区投资增长8.9%,西部地区投资增长4.7%,增速均快于东部地区。17个投资增速快于全国的省份中,有13个在中西部地区,湖北、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区投资增速在10%以上,体现了中西部地区巨大的发展潜力。东部经济大省中,浙江、山东投资增速分别为9.1%、6.1%,对全国投资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

——从民间投资看,在严峻复杂形势下仍保持增长。民间投资增长0.9%,增速比全部投资低4.2个百分点,但要看到,这是在民间投资中占比较大的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深度调整的情况下实现的。在一系列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引导支持下,民间投资在很多领域保持旺盛活力。第二产业民间投资增长15.5%,其中采矿业、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分别增长21.4%、15.6%;第三产业中的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较快,其中水利管理业民间投资增长25.9%;社会领域,卫生和社会工作民间投资增长10.7%。

——从投资动力和后劲看,大项目带动和新开工项目支撑作用较强。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12.3%,拉动全部投资增长6.2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20.2%,增速为近5年来最高水平。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完成审批(核准、备案)手续的拟建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4.7%。一大批重大项目接续滚动推进,不仅拉动了当前投资,也为下一阶段投资增长积蓄了力量。

- 03 -
扩内需、补短板、惠民生、增动能
资关键作用更好发挥

我国现阶段储蓄率仍然较高,为扩大有效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又给扩大有效投资提供了巨大空间。2022年,一系列务实有力而又精准有效的投资政策陆续落地,实现了拉动经济增长和优化供给结构的双重效应,在扩内需、补短板、惠民生、增动能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更好地发挥了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

——扩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从直接效应看,一大批投资项目加快实施,有效利用了我国的储蓄资源,避免了资金闲置,有力弥补了社会需求的不足。2022年,资本形成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0.1%,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从间接效应看,投资的增长使得建筑、原材料、机电设备等相关行业有了支撑,同时国家积极鼓励重大工程中具备条件的建设任务和用工环节采取以工代赈方式,有利于带动就业、促进消费,形成了扩大内需的“乘数效应”,对稳定经济大盘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补短板,改善基础设施水平。2022年,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郑渝高铁、新成昆铁路等全线通车,引江济淮工程顺利实现试通水试通航,全国5G基站数量超过200万个……我国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更加强大。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等能源项目开工建设,雄安新区至商丘高铁等交通主骨架项目落地实施,南水北调引江补汉等战略性水利工程加快推进,“东数西算”等新基建工程全面启动……我国朝着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目标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惠民生,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疫情冲击下,筑牢健康屏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2022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持续发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稳步推进,在疫情防控的不同阶段,都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年,北京冬奥会带动冰上运动、冰雪旅游等成为投资热点,“三亿人上冰雪”的成果进一步巩固扩大。教育、文化、养老、托育、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投资建设不断加强,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增动能,厚植经济发展潜力。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量质齐升,C919大飞机开启首班验证飞行,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步伐加快,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取得新的进展,产业发展呈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各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蓬勃兴起,各地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科学中心等建设有力推进,为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投资工作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聚焦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能。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党中央明确要求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下大力气做好扩大有效投资各项工作。加强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依法合规加强项目资金保障,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努力在扩大国内需求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版权所有:内蒙古三丰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 易讯网络公司